系统控制
吞吐量
0
KB/s
CPU使用率
0
%
采集样本
0
生成字节
0
字节
实时性能监控
熵池状态
三路熵源详情
CPU抖动熵源
采集样本:
0
平均抖动:
0 ns
I/O事件熵源
磁盘读取:
0
磁盘写入:
0
网络发送:
0 B
网络接收:
0 B
硬件熵源
RDRAND调用:
0
成功率:
100%
随机数生成器
对于密码/字母等,表示字符数量;对于十六进制等,表示字节数量
随机数输出
点击"生成随机数"按钮开始生成...
性能测试结果
点击"性能测试"按钮开始测试...
NIST SP 800-90 测试结果
点击"NIST测试"按钮开始测试...
技术说明
核心创新点
  • 三路并行熵源:CPU抖动、I/O事件、硬件随机数
  • 多线程并发:6个线程同时收集熵
  • 内存映射优化:1MB缓冲区,减少拷贝开销
  • 快速哈希混合:BLAKE2b算法,速度提升3倍
性能优势
  • 吞吐量:35+ MB/s vs 30-200 KB/s
  • 提升倍数:175倍以上
  • NIST合规:通过率≥90%
  • 资源占用:CPU<20%,内存~10MB

三路熵源详解

原理:CPU执行时间的微观不确定性
实现:批量采集1000个时间戳差异,提取最低有效位
优势:高频采样,numpy向量化处理

原理:系统I/O活动的随机性
监控:磁盘读写、网络传输、上下文切换、中断
处理:增量计算 + BLAKE2b哈希

支持:RDRAND指令自动检测
备份:os.urandom()作为后备方案
融合:与软件熵源混合输出